Search

2019 年馬上就要結束了,年末總是忙碌地在回顧一整年的工作,並且開始為明年計畫而準備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19 年馬上就要結束了,年末總是忙碌地在回顧一整年的工作,並且開始為明年計畫而準備。

這個臉書專頁好像也停擺很久了。往下拉一下,發現今年零零星星地發了幾篇文章,主要都是在年中的時候,那時候剛剛完成博士論文口試,放下心中一棵大石頭(是的,我終於畢業了!)

然後去了一趟歐洲旅行,短暫停留香港,夏天也在台灣待了很長一段時間,然後整個生活又忙碌了起來,寫作也就又停了下來。

但與其說是沒有時間,不如說是沒有心情、心力,或者動力,再去發表新東西。有時好像消耗的太多了,把發表或發言的衝動給磨掉了。偶爾寫,也總覺得不太滿意。

過去幾個月,不,應該說是過去幾年的時間,心神幾乎都放在「故事」該怎麼發展。其實好不容易的。不只是關於怎麼做出好的內容,公司成立了之後怎麼好好經營(啊賺錢真不容易),也包括關於處理人的各種事情(人有情緒,人也會犯錯),和處理和安頓自己。

不過比起來,要顧好自己也許沒那麼困難,但當帶著一群人一起工作的時候,自己的事情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有時回想初衷,自己最想做的事情,還是講好聽的故事、有意思的故事,能夠讓人對世界有不同看法、不同體會的故事。

有段時間,跟故事的很多作者們有很多互動的機會,看著他們的作品,知道他們一個一個跟出版社簽約、出書,有些甚至成為了暢銷書,那往往是很讓人高興的時刻。然後又會刺激出很多寫作的想法。

我在電腦資料夾裡,放了好幾個寫作計畫,未開始的或未完成的。如果真的想寫,那應該要繼續寫吧。

好吧,2020年,給自己一個期待,一個要求,不能再偷懶,要繼續開始寫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